據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據新華字典,據康熙字典,據中華字典,據國語詞典,據漢語字典。
【據】的讀音
據字的拼音是:jù jū ,據的讀音為:跟我讀跟我讀(點擊跟我讀/重新讀即可聽到據字讀音)。
漢字 | 據 | 拼音 | jù jū |
---|---|---|---|
繁體 | 據 | 注音 | ㄐㄨˋ ㄐㄨ |
簡體部首 | 扌部 | 繁體部首 | 手部 |
總筆畫 | 16畫 | 部外筆畫 | 13畫 |
據字結構 | 左右結構 | 據字五行 | 無 |
據字疊字 | 非疊字 | 據字拆字 | 無拆字 |
五筆打據 | RHAE | 據字鄭碼 | DIGQ |
據四角碼 | 51032 | 據字電碼 | 2354 |
據統一碼 | 基本區 U+64DA | 據倉頡碼 | QYPO |
據造字法 | 暫無 | 漢英互譯 | to occupy, take possession of; a base |
【據】的意思
基本字義
據
⒈ 均見“據”。
詳細解釋
據:ㄐㄩˋ jù
動
倚靠。
《詩經·邶風·柏舟》:「亦有兄弟,不可以據。」
《戰國策·燕策一》:「馮幾據杖,眄視指使,則廝役之人至。」
占有、占守。
如:「割據」、「竊據」、「據為己有」。
《史記·卷八一·廉頗藺相如傳》:「先據北山上者勝。」
按照、依照。
如:「據說如此」、「據理力爭」、「據實相告」。
引證、援引。
如:「引經據典」。
《新唐書·卷一三二·劉子玄傳》:「子玄善持論,辯據明銳。」
名
憑證,可作為證明的事物。
如:「借據」、「收據」、「真憑實據」、「無憑無據」。
《金史·卷五五·百官志一》:「中選者試官給據,以名報有司。」
姓。如明代有據成。
【據】的筆順和筆畫
1、據字的筆順為:一丨一丨一フノ一フ一ノフノノノ丶,筆順讀作:橫、豎鉤、提、豎、橫、橫撇/橫鉤、撇、橫、豎彎鉤、橫、撇、彎鉤、撇、撇、撇、捺。
2、據字的總筆畫為:16畫。部首是:扌部,部首筆畫:3劃,部首外筆畫:13畫。
3、據字的筆順筆畫的寫法順序如下:
【據】字的近義詞,【據】字的反義詞
查無據的近義詞
暫無據的反義詞
【據】字的翻譯
據字的英語翻譯:evidence,occupy,according to,depend on,
據字的德語翻譯:jù、jǐ
據字的法語翻譯:arbalète (arch.)?
【據】字組詞造句
據字怎么組詞?
暫無組詞
據字怎么造句?
她收買警方,企圖湮滅證據,逍遙法外。
【據】字康熙字典
據【卯集中】【手部】 康熙筆畫:17畫,部外筆畫:13畫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居御切,音鋸。《說文》杖持也。《論語》據於德。
又《廣韻》依也。《易·困卦》困于石,據于蒺藜。《詩·邶風》亦有兄弟,不可以據。《左傳·僖五年》享祀豐潔,神必據我。《註》據猶安也。
又引也,援也。《爾雅疏序》事有隱滯,援據徵之。
又按也。《禮·玉藻》君賜稽首據掌,致諸地。《疏》覆左手按於右手之上也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猛獸不據。《註》以爪按拏曰據。
又拒守也。《史記·趙奢傳》先據北山上者勝。
又姓。明宣德漏刻博士據成。
又《集韻》其踞切,音遽。有形之貌。與莊子覺則蘧蘧然之蘧同。
又《史記註》訖逆切,音戟。《呂后紀》見物如蒼犬,據高后掖。
又葉求於切,音蘧。《史記·龜筴傳》事有所疾,亦有所徐。物有所拘,亦有所據。通作據。見據字註。
【據】字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十二】【手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杖持也。從手豦聲。居御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據)杖持也。謂倚杖而持之也。杖者人所據。則凡所據皆曰杖。據或作據。楊雄傳。三摹九據。晉灼曰。據今據字也。按何氏公羊傳注據亦皆作據。是叚借拮據字。從手。豦聲。居御切。五部。
【據】字源字形
據字源演變
說文 | 楷書 | 楷書 |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