髽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髽新華字典,髽康熙字典,髽中華字典,髽國語詞典,髽漢語字典。
【髽】的讀音
髽字的拼音是:zhuā ,髽的讀音為:跟我讀(點擊跟我讀/重新讀即可聽到髽字讀音)。
漢字 | 髽 | 拼音 | zhuā |
---|---|---|---|
繁體 | 髽 | 注音 | ㄓㄨㄚ |
簡體部首 | 髟部 | 繁體部首 | 髟部 |
總筆畫 | 17畫 | 部外筆畫 | 7畫 |
髽字結構 | 上下結構 | 髽字五行 | 無 |
髽字疊字 | 非疊字 | 髽字拆字 | 無拆字 |
五筆打髽 | DEWF | 髽字鄭碼 | CHOB |
髽四角碼 | 72104 | 髽字電碼 | 9551 |
髽統一碼 | 基本區 U+9AFD | 髽倉頡碼 | SHOOG |
髽造字法 | 暫無 | 漢英互譯 | to dress the hair |
【髽】的意思
基本字義
髽
⒈ 古代婦女服喪時用麻扎成的發髻。
⒉ 古代婦女服喪時用麻扎發髻。
⒊ 梳在頭頂兩旁的發髻。
詳細解釋
〈名〉
古代婦人喪的露髻,用麻束發 [hemp-tied hair]
髽衰三年。——《儀禮》
又如:髽髻(梳在頭頂兩旁的發髻);髽角兒(頭頂兩旁的發髻上翹如角兒)
【髽】的筆順和筆畫
1、髽字的筆順為:一丨一一一フ丶ノノノノ丶ノ丶一丨一,筆順讀作:橫、豎、橫、橫、橫、撇折、點、撇、撇、撇、撇、點、撇、點、橫、豎、橫。
2、髽字的總筆畫為:17畫。部首是:髟部,部首筆畫:10劃,部首外筆畫:7畫。
3、髽字的筆順筆畫的寫法順序如下:
【髽】字的近義詞,【髽】字的反義詞
查無髽的近義詞
暫無髽的反義詞
【髽】字的翻譯
髽字的英語翻譯:zhuā
髽字的德語翻譯:zhuā
髽字的法語翻譯:zhuā
【髽】字組詞造句
髽字怎么組詞?
暫無組詞
髽字怎么造句?
未查詢到髽字相關的句子。
【髽】字康熙字典
髽【亥集上】【髟部】 康熙筆畫:17畫,部外筆畫:7畫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莊華切,音撾。《說文》喪結。《儀禮·士喪禮》婦人髽于室。《註》去筓纚而紒也。
又《喪服註》露紒也。猶男子之括髮。《禮·檀弓》魯婦人之髽而弔也。自敗于臺鮐始也。
【髽】字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九】【髟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喪結。《禮》:女子髽衰,弔則不髽。魯臧武仲與齊戰于狐鮐,魯人迎喪者,始髽。從髟坐聲。莊華切文三十八 重六
『說文解字注』
(髽)喪結也。鄭注喪服曰。髽、露紒也。猶男子之括髮。斬衰括髮以麻。則髽亦用麻也。葢以麻自項而前交於額卻繞紒。如箸幧頭焉。注奔喪曰。去纚大紒曰髽。注檀弓曰。去纚而紒曰髽。戴先生曰。婦人當男子括髮。免則髽。齊斬之髽皆布總。禮。女子髽衰。禮謂禮經也。?服經曰。女子子在室。爲父布總箭筓髽衰三年。按布總箭筓髽者、以布束髮。篠竹爲筓。其髻則露髻。不用纚韜髮也。許所偁者、此經謂斬衰之服也。齊衰亦髽。弔則不髽。魯臧武仲與齊戰於狐鮐。魯人迎?者始髽。弔則不髽。爲下文張本也。檀弓注曰。禮婦人弔服。大夫之妻錫衰。士之妻則疑衰與。皆吉筓無首素總。是婦人弔禮不當髽。檀弓曰。魯婦人之髽而弔也。自敗於壺鮐始也。記禮變之始也。襄四年左傳亦曰。邾人莒人伐鄫。臧紇救鄫侵邾。敗於狐鮐。國人逆?者皆髽。魯於是乎始髽。檀弓注曰。其時家家有?。髽而相弔。後遂因之爲弔服矣。從髟。聲。莊華切。十七部。
【髽】字源字形
髽字源演變
說文 | 楷書 |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