藉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藉新華字典,藉康熙字典,藉中華字典,藉國語詞典,藉漢語字典。
【藉】的讀音
藉字的拼音是:jiè jí ,藉的讀音為:跟我讀跟我讀(點擊跟我讀/重新讀即可聽到藉字讀音)。
漢字 | 藉 | 拼音 | jiè jí |
---|---|---|---|
繁體 | 藉 | 注音 | ㄐ一ㄝˋ ㄐ一ˊ |
簡體部首 | 艸部 | 繁體部首 | 艸部 |
總筆畫 | 17畫 | 部外筆畫 | 14畫 |
藉字結構 | 上下結構 | 藉字五行 | 木 |
藉字疊字 | 非疊字 | 藉字拆字 | 無拆字 |
五筆打藉 | ADIJ | 藉字鄭碼 | ECEK |
藉四角碼 | 44961 | 藉字電碼 | 5659 |
藉統一碼 | 基本區 U+85C9 | 藉倉頡碼 | TQDA |
藉造字法 | 形聲:上形下聲 | 漢英互譯 | mat, pad; rely on; pretext |
【藉】的意思
基本字義
藉
⒈ 墊在下面的東西。
⒉ 襯墊:枕藉。
⒊ 同“借”。
⒋ 撫慰:慰藉。
⒌ 含蓄:蘊藉。
⒍ 假設,假使:“公等遇雨,皆已失期,失期當斬。藉第令毋斬,而戍死者固十六七”。
其他字義
藉
⒈ 踐踏,凌辱:“人皆藉吾弟”。狼藉。
⒉ 進貢:“其藉于成周”。
⒊ 〔藉藉〕同“籍籍”。
⒋ 姓。
詳細解釋
1. 藉 [jiè]2. 藉 [jí]
藉 [jiè]〈名〉
(形聲,從艸,籍聲。本義:作襯墊的東西)
同本義
藉,祭藉也。——《說文》。按,藉之為言席也。
藉用葦席。——《儀禮·士虞禮》
藉乃燔林。——《列子·黃帝》
繅藉九寸。——《周禮·大行人》
藉用白茅,無咎。——《易·大過》
執玉,其有藉者則裼,無藉者則襲。——《禮記·曲禮》
〈動〉
襯墊
死者相藉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說》
又如:藉茅(用茅草墊祭品。表示對神的敬意);藉草枕塊(古時居喪的一種禮節,子從父、母喪時起至下葬一段時間,要睡干草、枕土塊,以示哀思);藉子(小兒臥處墊的防尿布)
坐臥其上
藉萋萋之纖草。——王綽《游天臺山賦》。注:“以草薦地而坐曰藉。”
又如:藉槀(坐于草墊之上)
踐踏;欺凌 。
如:凌藉(踐踏;欺凌)
撫慰
白頭無籍在,朱紱有哀憐。——杜甫《送韋書記赴安西》
又如:慰藉(安慰);藉在(依賴,慰藉)
“借”的繁體字
空籍五歲矣。——《史記·陳杞世家》。《索隱》曰:“一云:‘籍,借也,謂借失國之后年為五年。’”
另見 jí
藉 [jí]〈動〉
踐踏;欺凌
藉貧孱者。——明· 高啟《書博雞者事》
殺夫子者無罪,藉夫子者不禁。——《呂氏春秋》
進貢
無以藉君,與君相憶也。——南朝梁· 吳均《續齊諧記》
登記;記
藉長幼貧氓之數。——《晏子春秋》
通“籍”。登記并沒收所有的財產 。
如:藉沒(沒收)
顧念;顧惜 。
如:藉不得(顧不得)
用繩縛 。
如:藉靡(縛,捆綁)
〈形〉
雜亂
公門少推恕,鞭樸恣狼藉。——柳宗元《田家》
〈名〉
通“籍”
藉田 。古代天子、諸侯征用民力耕種的田
天子為藉千畝,諸侯為藉百畝。——《禮記》
耕種藉田
古之必藉千畝者,禮之飾也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非國語上》
賦稅 。
如:藉斂(征收稅賦)
通“阼”。勢位
因傳柄移藉,使殺生之機、奪予之要在大臣,如是者侵。——《韓非子》
另見 jiè
【藉】的筆順和筆畫
1、藉字的筆順為:一丨丨一一一丨ノ丶一丨丨一丨フ一一,筆順讀作:橫、豎、豎、橫、橫、橫、豎、撇、點、橫、豎、豎、橫、豎、橫折、橫、橫。
2、藉字的總筆畫為:17畫。部首是:艸部,部首筆畫:3劃,部首外筆畫:14畫。
3、藉字的筆順筆畫的寫法順序如下:
【藉】字的近義詞,【藉】字的反義詞
查無藉的近義詞
暫無藉的反義詞
【藉】字的翻譯
藉字的英語翻譯:matuse as a pretext,make use of,
藉字的德語翻譯:jiè、jí
藉字的法語翻譯:jiè、jí
【藉】字組詞造句
藉字怎么組詞?
藉藉
藉字怎么造句?
皆藉王公之勢,競為游俠,雞鳴狗盜,無不賓禮。
他白天靠日光,夜晚藉燭光,夜以繼日地抄寫。
有些相士喜歡危言聳聽,藉機斂財。
這分明是指桑罵槐、含沙射影,藉機發洩不滿情緒。
希望藉著我的野人獻曝,能夠提供各位一點兒參考。
那些藉興奮劑來忘掉痛苦的人,事實上等于在飲鴆止渴。
藉著朋友們的幫助,他終于可以如愿以償地開個人畫展。
想要藉著阿諛諂媚上司作為終南捷徑的,多是巧言令色的人。
我藉著這段話拋磚引玉,希望各位能有許多精彩的論見。
畫家見景生情,將心中難以言傳的思緒,藉著圖畫表達出來。
他本來還不知如何找臺階下,剛好經理來電話,他也就順水推舟,藉機避開這尷尬場面。
明明是藉機觀光,卻說是出國考察,好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!
【藉】字康熙字典
藉【申集上】【艸部】 康熙筆畫:20畫,部外筆畫:14畫
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慈夜切,音躤。《說文》祭藉也。《易·大過》藉用白茅。《註》薦藉于物。
又《禮·曲禮》執玉,其有藉者則裼,無藉者則襲。《註》藉,藻也。《疏》凡執玉必有其藻,以承于玉。《儀禮·聘禮註》藉謂繅也。繅所以蘊藉玉。
又《孟子》助者,藉也。《趙岐註》猶人相借力助之也。《戰國策》藉兵乞食于西周。
又《前漢·薛廣德傳》廣德爲人溫雅有醞藉。《註》寬博有餘也。
又《後漢·隗囂傳》光武素聞其風聲,報以殊禮,所以慰藉之良厚。
又《綱目集覽》身之所依曰藉。
又《釋名》咀藉也,以藉齒牙也。
又秦昔切,音籍。狼藉,離披雜亂貌。《前漢·江都易王傳》國中口語藉藉,無復至江都。
又《周語》宣王卽位,不藉千畝。《前漢·文帝紀》其開藉田。
又《穀梁傳·哀十三年》其藉于成周,以尊天王。《註》藉謂貢獻。
又《莊子·應帝王》猿狙之,便執斄之狗來藉。《註》藉,繩也。
又《史記·武安侯傳》今吾身在也,而人皆藉吾弟。《註》藉,蹈也。
又姓。《國語》藉偃,晉大夫。
又《唐韻古音》讀胙。《史記·商君傳》註新序論:周室歸藉。《索隱》藉音胙。
又《韻補》秦二切。《班固·西都賦》原野蕭條,目極四裔。禽相鎭壓,獸相枕藉。
【藉】字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一】【艸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祭藉也。一曰艸不編,狼藉。從艸耤聲。慈夜切。又,秦昔切〖注〗(藉)祭藉也。稭字下禾?去其皮。祭天以爲藉也。引伸爲凡承藉、蘊藉之義。又爲假藉之義。一曰艸不編。狼藉。此別一義。從艸。耤聲。慈夜秦昔二切。古音在五部。
【藉】字源字形
藉字源演變
說文 | 楷書 |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