膻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(xiàn)通表標(biāo)準(zhǔn)字體 ,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:膻新華字典,膻康熙字典,膻中華字典,膻國語詞典,膻漢語字典。
【膻】的讀音
膻字的拼音是:shān dàn ,膻的讀音為:跟我讀跟我讀(點(diǎn)擊跟我讀/重新讀即可聽到膻字讀音)。
漢字 | 膻 | 拼音 | shān dàn |
---|---|---|---|
繁體 | 膻 | 注音 | ㄕㄢ ㄉㄢˋ |
簡(jiǎn)體部首 | 月部 | 繁體部首 | 肉部 |
總筆畫 | 17畫 | 部外筆畫 | 13畫 |
膻字結(jié)構(gòu) | 左右結(jié)構(gòu) | 膻字五行 | 金 |
膻字疊字 | 非疊字 | 膻字拆字 | 無拆字 |
五筆打膻 | EYLG | 膻字鄭碼 | QSKA |
膻四角碼 | 70216 | 膻字電碼 | 5238 |
膻統(tǒng)一碼 | 基本區(qū) U+81BB | 膻倉頡碼 | BYWM |
膻造字法 | 形聲 | 漢英互譯 | 暫無 |
【膻】的意思
基本字義
膻
⒈ 像羊肉的氣味:膻氣。膻味。腥膻。
其他字義
膻
⒈ 袒露。
⒉ 胸中:膻中(a.中醫(yī)指胸腔中央,心包所在處;b.針灸穴位名,位于前胸部正中)。
詳細(xì)解釋
◎ 膻
◎ 像羊肉的氣味:膻氣。膻味。腥膻。
其它字義
◎ 膻
- 袒露。
- 胸中:膻中(a.中醫(yī)指胸腔中央,心包所在處;b.針灸穴位名,位于前胸部正中)。
【膻】的筆順和筆畫
1、膻字的筆順為:ノフ一一丶一丨フ丨フ一一丨フ一一一,筆順讀作:撇、橫折鉤、橫、橫、點(diǎn)、橫、豎、橫折、豎、橫折、橫、橫、豎、橫折、橫、橫、橫。
2、膻字的總筆畫為:17畫。部首是:月部,部首筆畫:4劃,部首外筆畫:13畫。
3、膻字的筆順筆畫的寫法順序如下:
【膻】字的近義詞,【膻】字的反義詞
查無膻的近義詞
暫無膻的反義詞
【膻】字的翻譯
膻字的英語翻譯:the smell of mutton,
膻字的德語翻譯:shān、dàn
膻字的法語翻譯:shān、dàn
【膻】字組詞造句
膻字怎么組詞?
暫無組詞
膻字怎么造句?
未查詢到膻字相關(guān)的句子。
【膻】字康熙字典
膻【未集下】【肉部】 康熙筆畫:19畫,部外筆畫:13畫
《唐韻》徒旱切《集韻》蕩旱切,音袒。《說文》肉膻也。從肉亶聲。詩膻裼暴虎。◎按詩鄭風(fēng),今作襢。《集韻》或省作膽。
又《集韻》《正韻》尸連切,音羶。《說文》羊臭也。本作羴。或作羶
。《列子·周穆王篇》王之嬪御,膻惡而不可親。
又《正字通》音誕。素問,膻中者臣使之官,喜樂出焉。王冰曰:在胷中兩乳閒。朱肱曰:心之下有鬲膜,與脊脅周回相著,遮蔽濁氣,所謂膻中也。
【膻】字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四】【肉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肉膻也。從肉亶聲。《詩》曰:“膻裼暴虎。”徒旱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膻)肉膻也。釋訓(xùn)、毛傳皆云。襢裼、肉襢也。李巡云。脫衣見體曰肉襢。孫炎云。襢去裼衣。按多作襢、作袒、非正字。膻其正字。素問膻中、謂氣海。從肉。亶聲。徒旱切。十四部。詩曰。膻裼暴虎。鄭風(fēng)文。今詩作襢、作袒。
【膻】字源字形
膻字源演變
說文 | 楷書 |
評(píng)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