凟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(xiàn)通表標(biāo)準(zhǔn)字體 ,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:凟新華字典,凟康熙字典,凟中華字典,凟國語詞典,凟漢語字典。
【凟】的讀音
凟字的拼音是:dú ,凟的讀音為:跟我讀(點擊跟我讀/重新讀即可聽到凟字讀音)。
漢字 | 凟 | 拼音 | dú |
---|---|---|---|
繁體 | 凟 | 注音 | ㄉㄨˊ |
簡體部首 | 冫部 | 繁體部首 | 冫部 |
總筆畫 | 17畫 | 部外筆畫 | 15畫 |
凟字結(jié)構(gòu) | 左右結(jié)構(gòu) | 凟字五行 | 無 |
凟字疊字 | 非疊字 | 凟字拆字 | 無拆字 |
五筆打凟 | UFLM | 凟字鄭碼 | TDLL |
凟四角碼 | 34186 | 凟字電碼 | 無 |
凟統(tǒng)一碼 | 基本區(qū) U+51DF | 凟倉頡碼 | IMGWC |
凟造字法 | 暫無 | 漢英互譯 | to be rude to, to annoy, to profane; to trouble, to harass |
【凟】的意思
基本字義
凟
⒈ 同“瀆”。
詳細(xì)解釋
◎ 凟
◎ 同“瀆”。
【凟】的筆順和筆畫
1、凟字的筆順為:丶一一丨一丨フ丨丨一丨フ一一一ノ丶,筆順讀作:點、提、橫、豎、橫、豎、橫折、豎、豎、橫、豎、橫折、橫、橫、橫、撇、點。
2、凟字的總筆畫為:17畫。部首是:冫部,部首筆畫:2劃,部首外筆畫:15畫。
3、凟字的筆順筆畫的寫法順序如下:
【凟】字的近義詞,【凟】字的反義詞
查無凟的近義詞
暫無凟的反義詞
【凟】字的翻譯
凟字的英語翻譯:dú
凟字的德語翻譯:Nanmu [ siehe 楠, lat. Phoebe zhennan S.Lee et F.N.Wei, Machilus nanmu, Phoebe nanmu ] (S, Bio)
凟字的法語翻譯:dú
【凟】字組詞造句
凟字怎么組詞?
暫無組詞
凟字怎么造句?
未查詢到凟字相關(guān)的句子。
【凟】字康熙字典
瀆【巳集上】【水部】 康熙筆畫:19畫,部外筆畫:15畫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徒谷切《正韻》杜谷切,音牘。《說文》溝也。《爾雅·釋水》注澮曰瀆。
又江河淮濟(jì)爲(wèi)四瀆。《釋名》瀆,獨也。各獨出其水而入海也。《白虎通·巡狩篇》瀆者,濁也。中國垢濁,發(fā)源東注海,其功著大,故稱瀆。《風(fēng)俗通·山澤篇》瀆者,通也,所以通中國垢濁。
又小渠也。《賈誼·弔屈原賦》彼尋常之汙瀆兮,豈能容吞舟之魚。
又慁也,重複也。《易·蒙卦》再三瀆,瀆則不告。
又慢也。《易·繫辭》君子上交不諂,下交不瀆。
又易也。《左傳·成十六年》瀆齊盟而食話言。
又山名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瀆山,蜀之汶山也。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大透切,音豆。句瀆,地名。《左傳·桓十二年》公及宋公盟于句瀆之丘。
又與竇同。《左傳·襄三十年》伯有自墓門之瀆入。瀆,徐邈音豆。
【凟】字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十一】【水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溝也。從水賣聲。一曰邑中溝。徒谷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瀆)溝也。謂井閒廣四尺、深四尺者也。從水。聲。徒谷切。三部。一曰邑中曰溝。曰字依玄應(yīng)補。不必井閒、亦不必廣四尺深四尺者也。按瀆之言竇也。凡水所行之孔曰瀆。小大皆得稱瀆。釋水曰。注澮曰瀆。又曰。江河淮濟(jì)爲(wèi)四瀆。水經(jīng)注謂古時水所行今久移者曰故瀆。
【凟】字源字形
凟字源演變
說文 | 楷書 |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