欘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欘新華字典,欘康熙字典,欘中華字典,欘國語詞典,欘漢語字典。
【欘】的讀音
欘字的拼音是:zhú ,欘的讀音為:跟我讀(點擊跟我讀/重新讀即可聽到欘字讀音)。
漢字 | 欘 | 拼音 | zhú |
---|---|---|---|
繁體 | 欘 | 注音 | ㄓㄨˊ |
簡體部首 | 木部 | 繁體部首 | 木部 |
總筆畫 | 25畫 | 部外筆畫 | 21畫 |
欘字結構 | 左右結構 | 欘字五行 | 無 |
欘字疊字 | 非疊字 | 欘字拆字 | 無拆字 |
五筆打欘 | SNIJ | 欘字鄭碼 | FXRI |
欘四角碼 | 47927 | 欘字電碼 | 無 |
欘統一碼 | 基本區 U+6B18 | 欘倉頡碼 | DSEI |
欘造字法 | 暫無 | 漢英互譯 | 暫無 |
【欘】的意思
基本字義
欘
⒈ 古代鋤頭一類的農具:“惡金以鑄斤斧鉏夷鋸欘,試諸木土。”
⒉ 斧、鋤等自然彎曲的把:“半矩謂之宣,一宣有半謂之欘。”
⒊ 樹木彎曲的地方:“(鹽長之國)有木,……百仞無枝,有九欘。”
詳細解釋
◎ 欘
- 古代鋤頭一類的農具:“惡金以鑄斤斧鉏夷鋸欘,試諸木土。”
- 斧、鋤等自然彎曲的把:“半矩謂之宣,一宣有半謂之欘。”
- 樹木彎曲的地方:“(鹽長之國)有木,……百仞無枝,有九欘。”
【欘】的筆順和筆畫
1、欘字的筆順為:一丨ノ丶フ一ノ丨丶一ノ丶丨フ丨丨一ノフ丨フ一丨一丶,筆順讀作:橫、豎、撇、點、橫折、橫、撇、豎、點、提、撇、點、豎、橫折、豎、豎、橫、撇、橫折鉤、豎、橫折、橫、豎、橫、點。
2、欘字的總筆畫為:25畫。部首是:木部,部首筆畫:4劃,部首外筆畫:21畫。
3、欘字的筆順筆畫的寫法順序如下:
【欘】字的近義詞,【欘】字的反義詞
查無欘的近義詞
暫無欘的反義詞
【欘】字的翻譯
欘字的英語翻譯:zhú
欘字的德語翻譯:zhú
欘字的法語翻譯:zhú
【欘】字組詞造句
欘字怎么組詞?
暫無組詞
欘字怎么造句?
未查詢到欘字相關的句子。
【欘】字康熙字典
欘【辰集中】【木部】 康熙筆畫:25畫,部外筆畫:21畫
《唐韻》陟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株玉切,音劚。《說文》斫也。齊謂之鎡錤。一曰斤柄,性自曲者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車人》半矩謂之宣,一宣有半謂之欘,一欘有半謂之柯。《鄭註》倉頡篇有柯欘。《管子·霸言篇》匠人有以感斤欘,故繩可得而料也。俗作欘。
又《類篇》一曰木名。枝上曲。《山海經》神民之丘,建木百仞,無枝,有九欘,下有九枸。
又《類篇》直角切,音濯。鋤也。《爾雅·釋器》斪斸謂之定。《李巡曰》鋤別名。《玉篇》欘,或作斸。
【欘】字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六】【木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斫也,齊謂之鎡錤。一曰斤柄,性自曲者。從木屬聲。陟玉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欘)斫也。齊謂之茲箕。各本作鎡錤。今依爾雅正。其實箕尚誤。當作其耳。斤部曰。斫、擊也。釋器曰。斪斸謂之定。釋文云。斸本或作欘。引說文齊謂之茲箕。一曰斤柄自曲。據陸氏以說文語系之或作欘之下。則說文有欘無斸可知。今本斤部出斪斸二篆。皆云斫也。夫爾雅斪斸本一物。安得二之。且考工記注引爾雅作句欘。又爾雅音義云。斪本或作拘。是則句拘皆訓曲。不爲別一器名也。句欘者、李巡云鉏也。郭璞云鉏屬。葢似鉏而健於鉏。似斤而不以斫木。專以斫田。其首如鉏然。句於矩。故謂句欘也。斤部斪斸二篆、淺人依爾雅俗本增之。今刪。管子曰。美金以鑄戈劒矛?。試諸狗馬。惡金以鑄斤斧鉏夷鋸欘。試諸木土。謂斤斧鋸試諸木者、鉏夷欘試諸土者也。韋曰。夷者所以削艸平地也。云齊謂之茲其者。孟子引齊人言曰。雖有茲基。不如待時。齊謂斫地欘也。趙注云。耒耜之屬。約略言之耳。月令。修耒耜。具田器。鄭曰。田器、鎡錤之屬。然則鎡錤之非耒耜可知矣。韋注國語云。耨、茲其也。亦分別未審。一曰斤柄性自曲者。此別一義。謂斫木之斤及斫田之器。其木首接金者生而內句。不假煣治。是之謂欘。考工記曰。半矩謂之宣。一宣有半謂之欘。一欘有半謂之柯。一柯有半謂之磬折。鄭司農云。蒼頡篇有柯欘。從木。屬聲。陟玉切。三部。
【欘】字源字形
欘字源演變
說文 | 楷書 |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