诪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(xiàn)通表標(biāo)準(zhǔn)字體 ,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:诪新華字典,诪康熙字典,诪中華字典,诪國語詞典,诪漢語字典。
【诪】的讀音
诪字的拼音是:zhōu chóu ,诪的讀音為:跟我讀跟我讀(點擊跟我讀/重新讀即可聽到诪字讀音)。
漢字 | 诪 | 拼音 | zhōu chóu |
---|---|---|---|
繁體 | 诪 | 注音 | ㄓㄡ ㄔㄡˊ |
簡體部首 | 讠部 | 繁體部首 | 讠部 |
總筆畫 | 9畫 | 部外筆畫 | 7畫 |
诪字結(jié)構(gòu) | 左右結(jié)構(gòu) | 诪字五行 | 無 |
诪字疊字 | 非疊字 | 诪字拆字 | 無拆字 |
五筆打诪 | YDTF | 诪字鄭碼 | SCDS |
诪四角碼 | 35740 | 诪字電碼 | 6234 |
诪統(tǒng)一碼 | 基本區(qū) U+8BEA | 诪倉頡碼 | IVQKI |
诪造字法 | 暫無 | 漢英互譯 | deceive, cheat; hurried, bustling |
【诪】的意思
基本字義
诪(譸)
⒈ 〔诪張〕欺誑。
⒉ 詛咒。
其他字義
诪(譸)
⒈ 代詞;表疑問,相當(dāng)于“誰”。
⒉ 古通“籌”,忖度。
詳細解釋
1. 诪 [zhōu]
诪 [zhōu]〈動〉
詛咒
譸,詶也。從言,夀聲。——《說文》
诪,詛也。——《玉篇》引《說文》
诪,詛也。——《集韻》引《廣雅》
如:诪囂(詛咒吵鬧)
同“侜”。欺騙
民無或胥诪張為幻。——《書·無逸》。馬本作辀。
黃冠诪愚氓。——《少室山房筆業(yè)》
又如:诪張(欺誑詐騙);诪欺(欺詐);诪張為幻(又作“诪張變眩”。欺詐)
【诪】的筆順和筆畫
1、诪字的筆順為:丶フ一一一ノ一丨丶,筆順讀作:點、橫折提、橫、橫、橫、撇、橫、豎鉤、點。
2、诪字的總筆畫為:9畫。部首是:讠部,部首筆畫:2劃,部首外筆畫:7畫。
3、诪字的筆順筆畫的寫法順序如下:
【诪】字的近義詞,【诪】字的反義詞
查無诪的近義詞
暫無诪的反義詞
【诪】字的翻譯
诪字的英語翻譯:zhōu、chóu
诪字的德語翻譯:zhōu、chóu
诪字的法語翻譯:zhōu、chóu
【诪】字組詞造句
诪字怎么組詞?
暫無組詞
诪字怎么造句?
你這種诪張為幻手段使用不了多久了。
【诪】字康熙字典
譸【酉集上】【言部】 康熙筆畫:21畫,部外筆畫:14畫
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
張流切,音輈。《說文》詶也。《玉篇》譸張,誑也。《書·無逸》民無或胥,譸張爲(wèi)幻。
又人名。必譸,見《宋史·宗室表》。
又與籌通。《後漢·虞詡傳》以詡譸之,知其無能爲(wèi)也。《註》譸,當(dāng)作籌。
又《讀書通》與輈侏通。《劉琨·答盧諶詩》自頃輈張,困於逆風(fēng)。《註》輈張,驚懼貌。《揚雄·國三老箴》作侏張。
又《集韻》留切,音儔。詞也。《集韻》或作?、嚋。《六書故》亦通作侜。
【诪】字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三】【言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詶也。從言壽聲。讀若醻。《周書》曰:“無或譸張爲(wèi)幻。”張流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譸)詶也。按詶、詛也。則譸亦詛也。從言。壽聲。讀若醻。張流切。三部。周書曰。無或譸張爲(wèi)幻。無逸文。釋訓(xùn)曰。侜張、誑也。毛詩作侜張。他書或作侏張。或作輈張。皆本無正字。以雙聲爲(wèi)形容語。此偁譸張。訓(xùn)誑不訓(xùn)詶。是亦假借之理也。
【诪】字源字形
诪字源演變
說文 | 楷書 | 楷書 |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