謳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謳新華字典,謳康熙字典,謳中華字典,謳國語詞典,謳漢語字典。
【謳】的讀音
謳字的拼音是:ōu ,謳的讀音為:跟我讀(點擊跟我讀/重新讀即可聽到謳字讀音)。
漢字 | 謳 | 拼音 | ōu |
---|---|---|---|
繁體 | 謳 | 注音 | ㄡ |
簡體部首 | 讠部 | 繁體部首 | 讠部 |
總筆畫 | 6畫 | 部外筆畫 | 4畫 |
謳字結構 | 左右結構 | 謳字五行 | 土 |
謳字疊字 | 非疊字 | 謳字拆字 | 無拆字 |
五筆打謳 | YAQY | 謳字鄭碼 | SHOS |
謳四角碼 | 31714 | 謳字電碼 | 6209 |
謳統一碼 | 基本區 U+8BB4 | 謳倉頡碼 | IVSK |
謳造字法 | 形聲:從讠、區聲 | 漢英互譯 | sing; songs |
【謳】的意思
基本字義
謳(謳)
⒈ 歌唱:謳歌(歌頌,贊美)。
⒉ 民歌:“乃立樂府,采詩夜誦,有趙、代、秦、楚之謳。”謳謠。
詳細解釋
〈動〉
(形聲。從言,區( ōu)聲。本義:無伴奏;齊聲歌唱)
同本義
謳,齊歌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齊謳楚聲。—— 曹植詩
皆謳歌思東歸。——《楚辭·大招》
筑者謳曰:“澤門之皙,實興我役。”——《左傳·襄公十七年》
薛譚學謳于 秦青。——《列子·湯問》
昔日王豹處于 淇,而河西善謳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下》
故近者歌謳而樂之。——《荀子·議兵》
又如:謳者(謳歌的人);謳詠(謳歌吟詠);謳誦(歌訟);謳謠(唱歌)區
歌頌;贊頌
民謳思之。——《苗防備覽·李瑜》
〈名〉
歌曲
京洛出名謳。—— 曹植《箜篌引》
于是有趙代之謳。——《漢書·藝文志》
又如:謳謠(歌謠);吳謳;越謳;采蓮謳
【謳】的筆順和筆畫
1、謳字的筆順為:丶フ一ノ丶フ,筆順讀作:點、橫折提、橫、撇、點、豎折/豎彎。
2、謳字的總筆畫為:6畫。部首是:讠部,部首筆畫:2劃,部首外筆畫:4畫。
3、謳字的筆順筆畫的寫法順序如下:
【謳】字的近義詞,【謳】字的反義詞
查無謳的近義詞
暫無謳的反義詞
【謳】字的翻譯
謳字的英語翻譯:ballads,sing,folk songs,a surname,
謳字的德語翻譯:ōu
謳字的法語翻譯:oeuf infertile
【謳】字組詞造句
謳字怎么組詞?
謳歌、謳吟
謳字怎么造句?
我們放聲謳歌社會主義祖國。
這部影片謳歌了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。
我們盡情地謳歌共產黨的正確領導。
【謳】字康熙字典
謳【酉集上】【言部】 康熙筆畫:18畫,部外筆畫:11畫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烏侯切,音歐。《廣雅》歌也。《玉篇》吟也。《正字通》謳爲歌之別調,歌爲謳之總名。《史記·張儀傳》秦將以美人聘楚,以宮中善歌謳者爲媵。《列子·湯問篇》薛譚學謳於秦靑。《說文》齊歌也。《前漢·高帝紀》漢王旣至南鄭,諸將及士卒皆歌謳思東歸。《師古註》謂齊聲而歌。或曰齊地之歌。
又姓。《左傳·哀十三年》越大夫謳陽。
又與嘔同。《荀子·富國篇》拊循之,唲嘔之。《註》唲嘔,嬰兒語聲。嘔與謳同。
又《集韻》《類篇》匈于切,音吁。煦也。
又於謳,欲化貌。《莊子·大宗師》需役聞之於謳。《註》歌以樂之也。於音烏。
又《集韻》《類篇》邕俱切,音紆。《說文》義同。《陸機·吳趨行》楚妃且勿歎,齊娥且莫謳。四坐
淸聽,聽我歌吳趨。謳葉趨。
【謳】字說文解字
《說文解字》:【卷三】【言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齊歌也。從言區聲。烏侯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齊歌也。師古注高帝紀曰。謳、齊歌也。謂齊聲而歌。或曰齊地之歌。按假令許意齊聲而歌。則當曰衆歌。不曰齊歌也。李善注吳都賦引曹植妾薄相行曰。齊謳楚舞紛紛。太平御覽引古樂志曰。齊歌曰謳。吳歌曰歈。楚歌曰豔。淫歌曰哇。若楚辭吳歈蔡謳、孟子河西善謳、則不限於齊也。從言。區聲。烏矦切。四部。【謳】字源字形
謳字源演變
說文 | 楷書 | 楷書 |
評論